3月,全国新冠疫情形势严峻,导致多地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摆。但各地政府并没有放松对招商引资、产业发展的抓手,在变局中寻求机会,稳步向前。
培育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实现共同富裕等目标,依旧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。为此,各地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创新招商方式,致力为企业与城市创造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。
01、严控撤县设区,城市的扩容梦碎了?
3月10号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《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》的通知文件。其中提到了慎重从严把握撤县(市)改区,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。
然而,这不是今年第一次提及严控撤县设区,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此类条文。这无疑对部分强省会政策指引发展的省会城市,产生了一定的冲击。
据统计,与10年前相比,县减少了141个,市辖区增加了110个。由此,一些特大、超大城市,已进入无县模式。
与县城相比,县级市、市辖区的行政级别虽然没有变化,但管理模式可以由农业转向城市,经济产业以第二、第三产业为主,这意味着城镇化能更近一步。
当然,县城的人口、土地合并计算到城市后,当地城区人口飙升,能级飙升,成为许多城市晋级特大城市的捷径。
既然撤县设立如此利好,为什么国家要严格把控呢?
其实,对于一些产业基础薄弱的城市来说,盲目撤县设市,城市有可能无法快速吸纳农业人口的就业需求,导致一定程度的空心化。同样,对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城,也会因为产业结构差异较大,而被边缘化。
慎重并非停止,很多城市依旧有机会继续扩容,对经济体量大,但城市面积小的城市来说,撤县设市是解决人地矛盾的重要办法。
02、海南发展飞地,放大招经济将起飞?
3月10日,海南发布《关于在园区实行“飞地经济”政策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,鼓励全省各园区引进先进地区和先进园区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,以“省际飞地”形式合建产业园区。
意见中,将“飞地经济”分为“省内飞地”和“省际飞地”,不仅要推动省内先进园区作为“转出地”与“转入地”,同时也要引进外省优势资源和产业。
飞地经济重要的是“你情我愿”,发达地区本身面临产业外溢和强烈的外部竞争,需要周边“小弟”抱团取暖,所以在顶层设计、产业结构优化上,发达地区的龙头贡献和带动作用至关重要。
海南优先在“海澄文定”、“大三亚”、儋州洋浦地区,选择基础较好的园区探索“飞地经济”模式,分别对跨市县合作园区、搬迁产业、新上产业做出要求,同时吸引社会资本推动飞地的发展。
自贸港政策与飞地经济相结合,属于锦上添花的做法。未来,海南将会与更多地区以合建等多种方式,建设“省际飞地”园区,达到利益共享,相辅相成的效果。
03、浙江山海协作,山区26县共同奔富?
3月13日,浙江省发布《浙江省产业链山海协作行动计划》。计划到2025年,协助山区26县招引重点产业链项目200个以上,培育新上规企业2300家,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100亿元的县达10个、工业增加值超8亿元实现26县全覆盖。
山区26县奔富,产业自强是关键。浙江将以产业链延链补链为切入口,“一企一县”引导发达地区1至2家龙头企业,与山区26县企业建立合作项目,从而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。
浙江与海南不谋而合,同样提到飞地经济,通过建设一批科创与数字经济飞地,实现省级小微企业园覆盖26县。
大家都懂,龙头企业对地区的产业链发展有多重要。曾经,重庆凭借惠普打了漂亮的一仗,电子产业快速聚集,最终成就了一个“万亿产业”。对直辖市的威力都如此之大,山区县城推动力会更强。
其实,山海协作自本世纪初便开始了,丽水、衢州等地已和杭州、宁波协同建设9个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。目前,园区内9家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14家企业实现上规升级。
由此可见,山海协作行动成效明显,由先富带动后富的成功经验,也让浙江成为共同富裕的先行示范区。
04、促进民营经济,山东“小巨人”崛起?
3月24日,山东省发布《山东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十大专项行动方案》。方案提出,今年山东将新培育150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,50家重点“小巨人”,25家以上民营上市公司……
专精特新的概念提出已有10年之久,为什么直到去年,专精特新企业才火起来?
近些年来,国外的针对与制裁,让我们意识到早期“以市场换技术”的路子,走不通了。自研核心零部件与关键材料,是破局的关键,大量“专精特新”民营企业,是科技创新到产业落地的主力军。
中小企业得到重视后,各地纷纷出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的政策文件,山东也不例外。去年11月,青岛为了倾听企业家声音,向企业家致敬,迎来了第一个“青岛企业家日”。
我国中小企业占据70%以上的技术创新,8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、90%以上的企业数量。所以,中小企业必然是每个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主要作战部队。
来源:招商网络
天津市关于同意局部修改蓟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
2022-03-28